墨仔10个月的时候,有一次在小区的水泥地上爬行,碰到一个老奶奶,她对墨仔的爬行给予了高度的赞扬。
她很遗憾自己的孙子当时没有爬行,直接学习走路,现在幼儿园里练习正步走,他总是同手同脚,左右不协调。
老奶奶说:孩子就是要多爬,真好啊,你看你家宝宝爬得多快。
关于宝宝爬行有3种不同观点:
第一种是非常重视,给宝宝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和空间练习爬行。
第二种是非常谨慎,认为爬多了会伤到宝宝的膝盖,而且地上细菌太多。
第三种是顺其自然,知道爬行的重要性,但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,没有足够的耐心,宝宝爬不爬就随缘吧,爬了更好,不爬也无所谓。
我个人属于第一种观点,引导儿子累积爬行了300多个小时,扎扎实实的获益了。
如果你的宝宝已经6个月了,那这篇文章一定要收藏起来。
展开剩余87%01
爬行的5个重要作用
1、促进大脑发育、刺激神经连接
在宝宝学会爬行之前,如果想要移动改变方位,大部分是需要借助大人的力量抱着宝宝。
俯趴、翻身这些大运动的活动范围也是有限的,宝宝不可能从卧室一路翻滚到客厅。
但是学会爬行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,他可以自由支配身体,大脑此时开始发挥高级的指挥功能,向身体四肢发出移动的命令,眼睛、耳朵也要肩负起配合的责任。
想去哪里、眼睛就看到哪里、手脚开始协调前进爬向哪里。
宝宝的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协调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刺激和锻炼,共同协作完成爬行的任务。
2、促进视觉功能的发育
视觉能力不仅仅是视力的提升,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一双灵动的眼眸能更好的完成视觉采集的工作。
在爬行的过程中,宝宝会用眼睛去寻找目标,然后锁定这个目标,把这个信息反馈给大脑,再由大脑下命令调动身体各个部件跟随眼睛爬到这个目标。
宝宝的眼睛开始训练往不同的方向、不同的距离去观看。
从而使眼睛调整远近焦距的能力得到快速发展,眼睛肌肉得到锻炼,最终提升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,才能做到“眼疾手快”。
3、发展空间感和方向感
爬行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宝宝随心所欲的活动,探索每一个不同的空间。
在家里爬行的时候,每个房间的布局就会呈现不一样的空间感,在户外爬行的时候,广阔的户外环境又会给宝宝带来特别的感受。
在爬行的过程中,宝宝钻来钻去、体验大的、小的、宽的、窄的等不同的空间感觉。
由此产生出关于空间的概念,对于未来辨别方向、走路、学习立体几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4、发展平衡能力
宝宝从出生以后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,那就是掌握与地心引力的关系,掌握平衡。
平衡能力涉及到人体的大脑、前庭觉、本体觉、四肢协调等方方面面。
当人的头部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,身体各部就要快速响应,保持平衡,这个能力是需要不断的练习与磨合才能逐渐掌握的。
爬行就是宝宝初期锻炼平衡能力最好的方式,不仅可以发展背部、四肢的肌肉力量,还能锻炼控制和调整头部位置的能力。
5、为独立行走打下坚实的基础
传统的育儿经验中,会把宝宝学习走路做为一个重要的目标,以前会用到学步车,现在则会用到助步带、助步车,大多数家长还会采用弯着腰手扶着宝宝腋下教宝宝走路的方式。
其实这样是完全没有必要的,因为走路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:
充足的脊柱力量和四肢力量、完善的生理弯曲、足够强大的平衡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、视觉能力等等,
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具备这些生理基础,再去让孩子学习走路。
充足的爬行可以让孩子形成这些生理基础,从扶站到扶走、再到松手独立行走,是自然而然的过程,完全不需要外力干预辅助。
英国著名的神经学专家萨利戈达德布莱斯指出:
爬行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整合功能,它训练手眼协调,其视力距离恰恰是孩子几年后学习读写所需要的,爬行以一种与重力之间新的关系来训练平衡技能。
理论知识说清楚了,再来看看实践结果吧。
02
儿子的爬行实践经验
墨仔完成了大约300多个小时的爬行经历以后,我非常肯定的告诉周围的亲戚朋友:
让孩子多多爬行吧,好处太多!
1、走路不用扶、不用教
墨仔从7个月开始爬行,一直爬到12个月,周岁刚过没几天,墨仔站起来独立走出了人生的第一小段路。
从厨房的门口慢慢的走到了正在做饭的奶奶身边,大约有2米的距离。
虽然走路姿势略显生硬,但是能看到他走的很稳,身体没有左右前后摇晃,两个胳膊举起来努力保持这平衡,一步一个脚印。
大概一个多星期,他就已经走得非常稳当 ,很少摔跤了。
很多人会害怕宝宝学走路摔倒后仰磕到后脑勺。
但据我观察,墨仔摔倒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爬行的姿势前趴下去,而非后仰或者屁股蹲。
这是爬行锻炼出的肌肉记忆。
摔倒后,再撅着屁股自己站起来,非常丝滑,不哭不闹。
2、走路稳当、平衡能力很好
小区的老人看到墨仔走路的样子,都说他走的非常稳当,以为墨仔至少学了半年,但实际上我们只走了一两个月而已。
在墨仔走路的时候,我发现他能够轻松准确的绕过障碍物,这说明他的目测距离的能力发育的不错。
遇到难度较小的上下坡、上下台阶,他也可以保持住平衡,独立完成,不需要我帮忙。
墨仔2岁多开始学平衡车竞技,很多高难度的动作都能很快学会,教练说他的平衡能力很好。
这些都是爬行打下的坚实基础。
3、站得端、坐得直,体态好
我并没有刻意教墨仔学习独坐,除了吃辅食必须靠坐在餐椅上以外,只要清醒着,墨仔就是爬行的状态。
在爬行之前,墨仔独坐的时候明显能看到背部呈现弯曲的“C”型,感觉下一秒就要栽倒了。
但是爬行了一段时间以后,墨仔的脊柱力量明显强大了很多,坐起来又直又稳。
虽然说传统育儿观念是“三翻六坐九爬爬”,要让宝宝先学会独坐。
但是如果让孩子多俯趴多爬行,先爬行后独坐,他们会坐的很直很稳当,不会后仰栽倒。
墨仔站立的时候,也是抬头挺胸的样子,体态很端正,坐在桌子旁画画的时候,坐姿也很标准,俨然一副小学生的样子。
这几点都是肉眼可见的爬行带来的好处,而对于大脑、智力的促进,我相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
4、空间知觉发展得很快
墨仔2岁多开始玩拼图、积木、七巧板等和空间知觉有关的玩具,我观察下来的结果是:
他能很快的根据参考图找到拼图/积木的位置,进阶很快。
在玩需要立体空间知觉参与的竹节棍积木时,也能毫不吃力的拼出来,或者按照自己的想象拼出充满立体感的造型。
当然,我不想神话爬行,没有爬行过的宝宝不一定就是笨孩子,爬行过的宝宝也不一定聪明绝顶。
但是,爬行对于宝宝的运动能力、平衡能力、身姿体态的影响确实是积极的。
对于我们家长来说,单就不用弯腰驼背的扶着宝宝学习走路这一点,足够证明让宝宝多爬行是一个可行的方案。
所以,还是让宝宝多多爬行吧。
发布于:陕西省富兴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